《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中曾经有过所有灿烂都需要用寂寞偿还。”是的,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在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中提到这样一个女孩,她似乎很乐于和别人玩耍,但当问到她最害怕的事情时,她回答到她害怕别人不理她。这样一个问题,让我们看到她在社会中的交往并不是出于她真正对他人的兴趣,而是害怕孤独,进而看到她独立性的缺乏。这样在生活中实际上是相当累的,是根本无法活出自我的。
很多人害怕独处,其实是害怕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怎么活才是有意义的一边不希望自己平凡地活着,一边又不甘心自己只能这样走下去。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曾经我期待别人给自己带来的那种满足感,期待有个人能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想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自己独处的时候并没有去感受孤独更深刻的意味,好像更多的是胡思乱想,精神内耗,常常自我怀疑,想着一些挫败的人际关系,感觉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但当我冷静下来时,我发现了自己是一个害怕孤独的人,独处令我焦虑,让我觉得恐怖,让我只能通过忙碌的生活来逃避。
很喜欢蔡康永说过的一句话:“其实,我鼓励大家做一个冷漠的人。”人的一生不长也不短,没有谁能一直陪着谁。像很多人分手后、离别后严重的戒断反应,在独处时应该是达到顶峰,这就是过于依赖别人的陪伴。所谓的安全感和救赎,往往都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不要把期待放在他人的身上。独处恰好能让我们领会这一切。当我开始发现自己一个人时,我是神经紧绷、焦虑不安时,我同时也发现我应该自省与思考,尝试着治愈自己。独处时,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去倾听我们自己的内心,去剖析和了解自己,而不是想破脑袋都想不通地陷入某种情绪,自然也会伤害自己。
与其在低质量的社交里浪费时间,不如把热情留给高质量的独处。一个人如果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焦虑,思考自己的内在情绪,才能活得更有深度。孤独本就是常态,尝试接纳孤独吧,独处是创造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最好时机,在孤独中去体验,去学习,去探索,何乐而不为。人生虽不是一场孤独的旅行,但是我们终将学会孤独。爱自己,提升自己,刻意去维护某种关系,或者依赖于他人带来的安全感到最后只会影响自己的状态。
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接纳、享受孤独,拥有忙碌生活中的宁静与平和。
供稿单位:新闻中心
作者:曾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