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许多事物都渐行渐远,但总会有些事早已印刻在我们的骨子里,成为我们一生的眷恋。
最近时常看到成堆的枯叶被焚烧。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炊烟,这种感觉也便如烟一般弥漫开来。
小时候,炊烟升起在平方瓦片上。
我还记得家乡那一排排古老而坚实的瓦房。它们在山丘边静卧了多少年,见证了几代人的来去,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才变得如此沧桑。估计这村中的老树也记不清了吧。我就出生在村子里。无忧无虑的童年,我总会和小伙伴们跑出去玩,又总是在嗅到了从瓦缝中钻出的炊烟后,飞奔回家,开饭的时间也便到了。那个时候,炊烟就成了我们准确的时刻表。
后来,炊烟就从楼房的烟囱里升起了。
我们搬进了红砖楼房,村子里只有少数几户人家还住着老房子。秸秆一如既往地在白天被塞进灶里烧了做饭。那时,我已经去了城里一所民办中学读书,也很少再见到炊烟了。每次放假回家,走在两旁满是杂草的泥巴路上,远远的就能闻到隐隐约约的烟味,每经过一户人家,他们都热情地请我去吃饭。感动就如同这炊烟,无处不在。
在后来啊,炊烟见得少了,却听见别人厨房里高压锅上气压阀转动的“吱吱”声,大家都用上了煤气灶和电磁炉了。所幸,还能隔着一条河望见那些老房子上稀疏的白烟。它们显得那么孤单,那么脆弱。那些曾经弥漫在村里的房前的炊烟,是不是都被岁月的风带走了。
回家的路也成了水泥路了,走在上面,轻松,但并不惬意。因为我没有嗅到那熟悉的气息。许多人家都修建了高大气派的院子,仿佛将我阻拦在外,经过时,再也听不到热情的招呼声了。
炊烟远去,晨曦微露的天空,遗忘了它的气息,遗忘了它的热情,但它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也许,在某个久远的年代里,我可以听见它的呼喊,告诉我它并不遥远。